家园共育:对托班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
发布时间:2012-11-25 12:04:24 浏览次数:264

    针对托班幼儿年龄小,各方面生长发育迅速但远未完善,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,需要成人的呵护等特点,我们要着重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点滴养护,在家园共同配合下,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架起桥梁。

 
    一、如何让宝宝在游戏中生活?
 
    1、根据孩子的喜好,提供适量的游戏材料。
 
    托班孩子年龄小,所以他们的活动是以游戏活动为主,游戏的开展离不开游戏材料的提供。适宜适量的游戏材料更能满足孩子活动的需要。
 
    2、生动的角色扮演,使孩子更加生动、愉快地投入游戏活动中。
 
    “想象和现实的混淆”这一点在越小的孩子身上反映越明显。他们往往把所想的当成真的,所以在活动中引导孩子扮演他们熟悉的角色,如:小猫、小狗,则更能引起孩子活动的兴趣,从而更加生动、愉快地参与活动。
 
    家长指导策略:
 
    1、从宝宝的兴趣和需要出发,营造温馨、安全、舒适的家庭式环境,让宝宝在温馨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。
 
    2、家园互动,共同创设温馨的环境,并且在娃娃家里参与扮演角色,和宝宝平等游戏。
 
    3、游戏对于宝宝不仅仅是玩,而且是一种学习,一种工作,家长应重视游戏对宝宝智力的开发和社会化经验的形成。
 
   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,改变原来“游戏与学习相对立”的观念,对宝宝的学习观有新的认识——游戏是宝宝最好的学习方式!家长在参与宝宝游戏中从“被动”变为“主动”, 能和宝宝一样真诚投入、能倾听了解宝宝游戏的需要、能以“参与者、支持者、引导者”的身份与宝宝一同游戏、适时提供材料等支持宝宝游戏、适时启发引导宝宝游戏。
 
    二、托班宝宝有自我服务意识了吗?
 
    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“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,应当让他自己做”的教育原则。孩子长到两三岁,便有了强烈要求“我自己”的独立愿望,因此,我们要因势利导,开始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和基本习惯。然而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,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,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,对孩子过分宠爱,事事包办代替,成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。进入幼儿园后,许多幼儿不会独立进餐,不会自己解小便,穿脱简单衣服等。
 
    家长指导策略:
 
    1、请家长在家中让宝宝自己穿鞋子裤子、自己吃饭、睡觉等,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。
 
    2、请家长在家里注意提醒宝宝玩完玩具要自己收拾玩具。
 
宝宝入园之后自己学会了上厕所,吃饭,穿衣,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是宝宝自我服务意识的萌芽。家长在家要与幼儿园同期培养,这样就不会让宝宝在集体生活中感到不安。
 
    家长了解了托班的宝宝已经有了初步自我服务意识的萌芽,应该让他们从小事做起,逐渐地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,不能做孩子的万事“包办者”和“满足者”。从让宝宝学习独立进餐、和成人分开睡过渡到可以在饭前摆放碗筷、擦桌椅、倒垃圾,作为家长要坚持宝宝自己去完成,给宝宝充裕的时间,切莫代劳。面对宝宝不可避免的失败,千万不以简单,粗暴的方式对待,以免挫伤宝宝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。幼儿园和家庭可共同建立奖励机制,及时对宝宝的进步进行奖励,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。
 
   三、托班宝宝的生活经验哪里来?
 
    在建筑区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,当孩子拿着一辆汽车时,说“这是奥迪。”“我爸爸也开大汽车。”对于宝宝的一言一语,我们不能小看了这群宝宝,孩子们摸一摸,试一试,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,孩子们边模仿着开汽车的动作,边搭大马路,玩得非常开心。
 
   家长指导策略:
 
    1、 家长可以定期邀请自己的朋友、亲戚带上小孩串门。
 
    2、 可鼓励宝宝主动、大胆邀请邻居家的伙伴来家中游戏。支持宝宝到邻居朋友家做客、游戏。
 
    3、 抽出一些时间带宝宝到户外或公共场所活动,在户外或公共场所中鼓励孩子与陌生的小伙伴交流、游戏。
 
    我们发现有生活经验的宝宝就很有自信,语言发展也比同龄快。家长的配合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对孩子给与指导。家长可从教学目标内容的安排中找到自己要做的事情,通过交流与沟通,了解并支持幼儿园工作,通过我们的努力,积极推进班级家园共育工作,提高教育实效,促进托班幼儿健康成长,使幼儿真正地“开口、开心、开窍”。